目前,我國城市兒童多為獨生子女,兒童智力測試儀兒童精神發(fā)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MR)對其父母是嚴重的應激因素,這些家長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重視和研究。國外在這一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國內的研究不充分。本研究希望了解影響MR兒童的母親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旨在為她們的心理咨詢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為廣州市城區(qū)5所特殊教育學校和廣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門診符合MR診斷標準,年齡在7~12歲MR兒童的母親。以同年齡、同性別廣州市區(qū)正常兒童的母親進行1:1配對對照,母親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匹配,年齡和家庭經濟基本匹配。全部兒童都是母親親生。母親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排除精神病、情緒障礙及其他重大疾病。
1.2 研究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家庭環(huán)境量表中文版》(FES-CV),自編一般狀況調查表。征得入組對象同意后進行匿名調查,問卷當場收回,剔除無效問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對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配對t檢驗、單樣本t檢驗、逐步回歸分析等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一般資料 母親情況:初中79例,高中/中專120例,大專及以上64例。家庭每月總收入:>8000元的24例,4000~8000元的152例,<4000元的87例。兒童情況:263例MR兒童致殘疾病分布:不明原因110例(41.83%),自閉癥59例(22.43%),唐氏綜合癥及遺傳性疾病46例(17.49%),圍生期疾病34例(12.93%),后天疾病14例(5.32%)。263例兒童中男孩164例,女孩99例。具體見表1。
2.2 MR兒童的母親心理健康狀況 具體見表2。
2.3 逐步線性回歸分析顯示 家庭經濟水平、母親文化程度、家庭環(huán)境中的矛盾性、娛樂性是影響MR兒童的母親SCL-90各因子得分的主要因素,其中母親文化程度和矛盾性是正相關,家庭經濟水平和娛樂性是負相關。具體見表3。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MR兒童的母親養(yǎng)育壓力較大,心理健康問題突出,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與我國傳統重視下一代的培養(yǎng),對孩子期望高,當發(fā)現孩子是MR時,倍受打擊,失望可能也更大有關。本研究的對象是廣州城區(qū)的兒童母親,目前我國城市大多數父母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更集中也可能是影響MR兒童的母親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而MR兒童的康復治療和照顧,與正常兒童的差距及社會的歧視等情況均給母親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母親文化程度越高,社會地位可能相對較高,互相比較的對象條件較好,對孩子的期望值就越大,當孩子診斷為MR時,受到的打擊相對可能更大。本研究顯示隨著MR兒童的母親文化程度的提高,SCL-90中各因子的得分就越高,這還可能與高學歷女性過度追求完美、壓力過大等情況有關。本研究對象是廣州城區(qū)母親,廣州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經濟較發(fā)達,生活節(jié)奏快,社會競爭較激烈,母親承受的各方面壓力可能更大。有研究得出母親文化程度越低,SCL-90得分越高的結論。另有研究認為MR兒童母親的抑郁、焦慮和SCL-90各因子得分和母親的文化程度無關,這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
MR兒童與正常兒童相比,需要康復和額外的照顧,帶給家庭巨大的經濟壓力。研究顯示養(yǎng)育智障兒童對家庭經濟狀況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與沒有智障兒童的家庭比較,智障兒童家庭的經濟狀況明顯要差,母親的心理健康問題與貧困等有關。本研究顯示,MR兒童的母親SCL-90各因子得分隨家庭經濟水平的下降而上升。相關研究表明,養(yǎng)育智障兒童的家庭普遍處于較低的社會經濟背景中,而且少數民族家庭和單親家庭特別要面對明顯的社會經濟方面的壓力。由于社會上對MR兒童存在偏見和歧視,當發(fā)現孩子是MR時,父母擔心被歧視,自覺不自覺地減少了社會交往。另外,與正常兒童相比,MR兒童的康復治療和額外的照顧使家庭經濟受到明顯影響。照顧MR兒童生活需要母親付出更多精力、體力和時間,而進行娛樂活動不僅需要時間、精力,更需要經濟支持,當這些條件不具備時,家庭娛樂性自然就下降,矛盾性也可能上升。長期慢性的應激會導致母親心理及生理的不良反應,娛樂活動有放松和宣泄作用,適當的娛樂活動可緩解母親的壓力。本研究顯示MR兒童的家庭娛樂性減少,矛盾性上升,母親養(yǎng)育壓力大,心理健康問題突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康復效果不明顯時,父母的期望值下降,互相抱怨爭吵增加,家庭的矛盾性上升。其他研究也顯示,孩子存在問題時,家庭矛盾性上升,娛樂性減少,父母心理健康水平下降。